作者简介:笨笨四,Excel精英培训论坛版主,Excel精英培训讲师团讲师,Excel函数高高手。
合并单元格被封为EXCEL十大陋习之一,华丽的外表下隐藏很多难以处理的“毒瘤”,如果不会批量处理会累死人的。今天就给大家汇总一下常用的合并单元格处理技巧。
1、填充序号
操作步骤:选择区域(从上往下选),编辑栏输入公式=MAX(A$1:A1)+1,然后CTRL+ENTER批量填充完成。注意公式区域单元格锁首不锁尾。
2、内容填充进合并单元格
操作步骤:选择区域(从上往下选),编辑栏输入公式=INDEX($G$2:$G$7,COUNTA($B$1:B1)),然后CTRL+ENTER批量填充完成。当然公式也可以用OFFSET($G$1,COUNTA($B$1:B1),)。最后要转为固定的用选择性粘贴为值。
3、合并单元格分类求和
操作步骤:选择区域(从上往下选),编辑栏输入公式SUM(D2:D19)-SUM(E3:E20),然后CTRL+ENTER批量填充完成。这是经典的倒算法公式。如果要算每个城市有多少种销售产品,该公式换成COUNTA(D2:D19)-SUM(E3:E20)即可,可以动手试试。
4、筛选合并单元格数据
操作步骤:先将地区复制在旁边(主要是处理后还原成合并样式)单元格锁定,再取消地区区域的合并,再F5(或CTRL+G)定位该区域空值,编辑栏输入公式=B2,按CTRL+ENTER批量填充。将公式值选择性粘贴为数字,然后利用格式刷将地区合并样式刷回去。(格式刷处理合并单元格后为假合并)。现在就可以尽情地筛选了。
5、合并单元格排序
销售地区内部排序
按地区销售合计整体排序。
主体思路:先取消合并,批量填充值,进行排序单元格锁定,然后利用分类汇总技巧重新合并地区。
6、合并单元格隐藏数据
核心思路是巧用首个空白单元格去假合并,以达到遮盖隐藏数据的目的。做完后,锁定这个工作表,想找到还是需要时间的。
7、画类似合并单元格框线
核心是逆向思维,先合并单元格画线解开就全部有线,但先画线再合并,再解开中间就无线。
兰色说:我们不能因为合并单元格数据处理麻烦,就放弃使用它。但在实际的工作中,使用合并单元格会让表格更清晰、更易读。而且有了今天的技巧,以后再遇到合并单元格难题也可以轻易解决了。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网站首页每天更新
站 长 微 信: aiwo51889
每位亲都知道,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着出生年月,性别等信息,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生年月提取年龄公式,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年月、性别的亲并不多,一般都是采用询问的方式填写,这样不仅费时费力,而且容易出错,今天,小编带大家了解身份证号码中隐藏的秘密。
一、提取出生年月。
(一)Text+Mid函数法。
函数Text:
作用:根据指定的数值格式将数值转换为文本。
语法结构:=Text(值,格式代码)。
函数Mid:
作用:从文本字符串中指定的其实位置返回指定长度的值。
语法结构:=Mid(字符串,开始位置,字符长度)。
方法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TEXT(MID(C3,7,8),”00-00-00″)。
解读:
利用Mid函数首先从C3单元格中提取从第7位开始,长度为8的字符串,即出生日期的8位数字,然后用Text函数将其设置为日期形式。
(二)Ctrl+E+分列法。
方法:
1、在第一个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对应出生年月的8位数字。
2、选定所有目标单元格(包括第一步已经输入值的单元格),快捷键Ctrl+E。
3、【数据】-【分列】-【下一步】-【下一步】,选择【列数据格式】中的【日期】并【完成】。
解读:
1、如果没有步骤3,提取的值仅为8位数字,而出生年月是日期格式,所以需要步骤3进一步完善设置。
2、如果对Text函数不够理解,可以先用Mid函数提取出生年月的8位数字,然后进行【分列】操作。
(三)分列法。
方法:
1、选定目标单元格,【数据】-【分列】,打开【文本分列向导】对话框。
2、选择【原始数据类型】中的【固定宽度】,并【下一步】。
3、在【数据预览】区域中的“出生年月”开始数字和计数数字处单击鼠标左键(如果选择错误,需要清除分割线,在分割线上双击即可),将数据分为3部分,并【下一步】。
4、选中第一部分(系统默认选中,即【数据预览】区域中的黑色部分),选择【列数据格式】中的【不导入此列】;选中“出生年月”所在的部分,选择【列数据格式】中的【日期】;选中“剩余部分”,选择【列数据格式】中的【不导入此列】并【完成】。
解读:
因为提取的是出生年月,所以出生年月前面和后面的数据【不导入此列】,并且要将“出生年月”设置为【日期】形式。
(二)提取性别。
函数:If+Mod+Mid。
函数Mod:
作用:返回两数相除的余数。
语法结构:=Mod(被除数,除数)。
方法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IF(MOD(MID(C3,17,1),2),”男”,”女”)。
解读:
公式中首先利用Mid函数提取身份证号码的第17位,并作为Mod函数的第一个参数,即被除数,然后用IF函数判断Mod函数的结果,如果为奇数,返回“男”,如果为偶数,返回“女”。
三、计算年龄。
函数:Datedif。
功能:以指定的方式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差值。
语法结构:=Datedif(开始日期,结束日期,统计方式),常见的“统计方式”有“Y”、“M”、“D”三种,即“年”、“月”、“日”。
方法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DATEDIF(D3,TODAY(),”y”)。
解读:
1、如果数据源中没有“出生年月”列,也可以用公式=DATEDIF(TEXT(MID(C3,7,8),”00-00-00″),TODAY(),”y”)来提取,即首先用Text+Mid提取出生年月,并作为Datedif函数的第一个参数。
2、Datedif函数也可以用于计算工龄,或任意两个日期之间的差值。
四、计算退休年龄。
函数:Edate。
作用:返回指定日期之前或之后的日期。
语法结构:=Edate(开始日期,月份),如果“月份”为负数,则计算的为“开始日期”之前的日期,如果为正数出生年月提取年龄公式,则为“开始日期”之后的日期。
方法:
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:=EDATE(D3,MOD(MID(C3,17,1),2)*120+600)。
解读:
本示例中是以“男:60岁,女:50岁”为标准计算退休年龄的,如果以“男:55岁,女50岁”为标准计算退休年龄,则公式为:=EDATE(D3,MOD(MID(C3,17,1),2)*60+600)。需要注意的就是辅助值的变化。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网站首页每天更新
站 长 微 信: aiwo51889